成语“飞黄腾达”大家都会用,“飞黄”是什么?你不一定真明白!解缙骑着父亲去应试,考官责怪他“子将父作马”,解缙五字妙答化险为夷!
作父母的,大部分对子女都抱有十分殷切的期望,那就是希望他们个个优秀,成人能飞黄腾达、能出有头地。这种“望子成龙”的心态,非常普遍。
传说解缙幼而能文,小小年纪就在父亲的带领下去赴童子试。由于解缙还未成年,父亲怕他累着,直接将他扛在肩上,驮进考场。主持考试的县令觉得解氏父子的这种做法有些不妥,识文断字的读书人,最起码的礼仪的遵守,做儿子的怎么可以骑在老子头上呢?
于是,县令就用充满责怪的语气,喷了解氏父子一下:“子将父作马。”意思是说,解缙太不知礼数,怎么可以这样骑着父亲到到遛达呢!没想到,解缙比父亲要机智,随口就接了一句:“父望子成龙。”县令一听,责怪之情一扫而空,一下子就被解缙的才智所折服。
正如前文所述,成年后的解缙,果然“飞黄腾达”了:19岁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这可是许多读书人几辈子也追求不来的辉煌。
“飞黄腾达”的意思大家都明白,”比喻官职、地位上升得很快,尤其形容仕途得意。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但是何为“飞黄”、何为“腾达”却知之不详。甚至有人认为“飞黄腾达”是一个联合词组,“飞”和“腾”是动词。这是不对的,“飞黄腾达”其实是一个主谓词组,即“飞黄”是主语,“腾达”是谓语。
“飞黄”又叫“乘黄”,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马。据《山海经》载:“白民之国……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另如,《管子·小匡》载:“河出图,洛出书,得出乘黄。”《淮南子·览冥训》载:“青龙进驾,飞黄伏皁。”
乘黄长得像狐狸,背上生角,如果乘上这种神马,人可以活到2000岁。还有记载说,乘黄龙翼马身,黄帝就是乘的这种神马升天而去。
“飞黄腾达”原作“飞黄腾踏”,后多作“飞黄腾达”。因而,“腾达”即“腾踏”,意谓马腾空奔驰。第一个将“飞黄”与“腾踏”连用的,是唐代的韩愈老师,语出《符读书城南》:“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韩愈在《符读书城南》中,表达的也是望子成龙的美好期望。
《符读书城南》是首著名的戒子诗。身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生个儿子却不肖,少年时十分贪玩,不喜欢读书,这让韩老师非常恼火,为了训诫儿子,他专门写下《符读书城南》一诗,勉励儿子要立志读书,将来好飞黄腾达。
《符读书城南》中的“符”,就是韩愈的长子韩昶(小名曰符),“城南”是韩愈家的别墅,意思是,这首诗是写给在城南读书的儿子韩符的。《符读书城南》是首长诗,共54句、260字,韩愈就像所有唠叨的父亲一样,对儿子苦口婆心: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
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
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
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
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
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
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
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
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
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馀。
君子与小人,不系父母且。
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犁鉏,
不见三公后,寒饥出无驴。
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畬。
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
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
时秋积雨霁,新凉入郊墟。
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
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
恩义有相夺,作诗劝踌躇。
诗中的“飞黄腾达去,不能顾蟾蜍”,意思是,龙马飞黄腾达,是无暇顾及地上的癞蛤蟆的。这样的意气风发,才是吾儿的奋斗目标。正是因为有了老爸的谆谆教诲与殷切期望,韩昶自此一心向学,人生步入正途。
后来,韩昶拜到韩愈的好朋友们、时为国子监(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主簿的散文家樊宗师门下苦心治学,得中进士,官至检校礼部户部郎中。虽然,韩昶的成就与名气没有乃父韩愈大,但是,他也高中进士,在官场沉浮几十年,并没庸庸碌碌过一生,相比其他的孩子,也算是很争气的了。
作者:黄门左侍郎
本信息由:【新青年编辑部© 】编辑发布 引用请注明出处: https://www.newyouth.org.cn/baodao/wenhua/2020/02/26/archives/7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