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国际传播中心讯:4月8日,在中国侨联、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由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江门市博物馆、中央企业侨联、华侨博物馆、陈嘉庚纪念馆、广州华侨博物馆、梅州市客侨博物馆等七家涉侨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共和国印记——侨心共筑中国梦”华侨文物联展在中国第一侨乡江门市的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以下简称“侨博馆”)开幕。广东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李丰,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宁一(主持工作),广东省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钟日升,江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冀,江门市副市长夏天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

“侨心共筑中国梦”华侨文物联展嘉宾合影
200件藏品颂扬侨胞与祖国的血脉深情
本次展览是“共和国印记——侨心共筑中国梦”华侨文物联展的全国巡展首站,展出来自全国30家文博单位逾200件(套)藏品,将展出至2025年6月。展览分为奔赴新生、凯歌行进、东方风来、时代新篇等4个主题和篇章,通过丰富的史料、珍贵的实物、生动的展示,勾勒出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侨界群体的生动形象。
专题侨史展彰显侨胞爱国情怀
新中国的诞生,凝聚着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去年,中国侨联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共和国印记——侨心共筑中国梦”见证物、华侨文物百佳讲述人名单,并在北京成功举办“共和国印记——侨心共筑中国梦”华侨文物联展。作为新中国成立75周年侨界的重要活动,展览以16家涉侨博物馆的247件见证物和多位讲述人的视角,展现华侨与新中国携手同行的历程,彰显了华侨“爱国、爱乡、爱家人”的情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侨界信心和力量。
侨史展览落户江门意义非凡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宁一在致辞中表示,选择江门作为全国巡展首站,源于其不可替代的历史坐标意义。这里是中国华侨历史文化的“资源宝库”,是华侨参与国家变革的“活态见证”。从侨批档案的家国守望到侨资企业的破冰实践,从公益捐建的星火绵延到侨智汇聚的创新引擎,江门始终是华侨与共和国发展同频共振的缩影。在去年发布的116件“共和国印记”见证物名单中,江门有6件见证物入选;在100名华侨文物讲述人中,江门有7人上榜。在此启动巡展,既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昭示——广大华侨的爱国精神永远是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6件五邑侨界文物瑰宝首次展出
据江门市博物馆馆长高东辉介绍,本次展览共展出来自30家单位逾200件(套)藏品,其中,入选“共和国印记”见证物的6件江门五邑地区的见证物首次集中展出,分别是: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何香凝亲笔修改的司徒美堂墓志铭初稿,留学归国学者雷洁琼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选证书,广东省华侨投资公司宣募委员、加拿大侨胞梁葆常聘书,新中国首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美国归侨唐明照1979年离任联合国副秘书长时的纪念银盘,著名爱国侨领司徒美堂1949年回国后周恩来总理赠予的大衣,周恩来总理1958年送给印尼归侨关崇涧的花盆。(江门市侨媒中心:黄柏军/摄影报道)
本信息由:【新青年编辑部© 】编辑发布 引用请注明出处: https://www.newyouth.org.cn/china-news/2025/04/09/archives/16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