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丹吉林
《内蒙古日报》(2024年12月22日1版)。
沙山耸立,沙脊如刃。清澈的湖水倒映着古庙沧桑,意境悠远,美不胜收。12月2日至14日,这幅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中国馆展出的图片吸引了各国嘉宾的目光,巴丹吉林沙漠令人叹为观止的瑰丽画卷再一次惊艳世界。
2024年7月26日,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以其不可替代的美学价值和地质地貌价值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内蒙古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中国第一个沙漠类型的世界自然遗产。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朝诗人王维的千古绝唱仍回响在巴丹吉林。历经岁月积淀磨砺,巴丹吉林带着独特的文化记忆和自然印迹,从历史深处走来。
申遗成功只是起点,不是终点。在世界目光的注视下,这片承载着地球亿万年演化史、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生态智慧的自然珍宝,必将释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艳之作
达格图(红海子)。 周身被沙山包围,红海子犹如一颗镶嵌在金色沙丘间的粉红色宝石,为苍茫大漠勾勒出一抹神秘和浪漫。
沙漠被称为“生命禁区”,但在极度干旱的巴丹吉林沙漠,却有着沙山和湖泊共存的奇观。161.7万公顷的广袤沙海中,144个湖泊星罗棋布,微生物群落和盐分的不同,使其呈现出粉色、蓝色、绿色等多种绚丽色彩,美轮美奂。
是什么原因,使这些湖泊历经千年却水位变化极小、深居沙漠而不被黄沙掩埋?
“一座沙山就是一个巨大的水库。”尽管中外学者对此说法不一,但从事巴丹吉林沙漠研究20多年的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董治宝认为,湖泊的存在与高大沙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常年西北风和东南风交替作用下,沙丘的位置较少移动,层层叠叠不断积累,最终形成高大沙山。因为沙子遇雨水渗透快,又几乎没有毛管作用,无法形成蒸发,因此,千百年来的雨水都储存在沙山里,对湖泊进行着补给。
高大的沙山和湖泊正是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作为沙漠类型世界自然遗产的独特之处。世界各地已有多个沙漠被列入世界遗产,而作为中国第三大沙漠的巴丹吉林,多样的风蚀地貌、密集的沙漠湖泊、最广阔的鸣沙区域和世界上最高(相对海拔460米)、最密集的高大沙山是其独一无二的显著特点。
这样独一无二的存在,不仅创造了非凡的自然美学价值,也揭示了地球上重要、典型且持续的风沙地貌发展过程,是全球范围内研究沙漠发育和风沙地貌过程的代表性区域,具有不可替代的自然遗产价值。
“它是如此独特美丽,又是如此具有挑战性。”从2017年到2024年,申遗之路走了7年,而对巴丹吉林的研究探索,已经持续了70多年。
从20世纪50年代全国沙漠大科考正式开启对巴丹吉林沙漠的科学研究,到1993年中德联合考察队在这里发现了鸵鸟蛋和恐龙化石;从1996年德国探险旅行家包曼出版《巴丹吉林沙漠》一书轰动欧洲探险界,到2014年第八届世界风沙科学大会400多名国际上有影响力的顶级专家云集巴丹吉林,无数科研人员、专家走进这片神奇秘境,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逐渐将其呈现在世人眼前。
“尽管已经做了大量研究,但在浩瀚的巴丹吉林面前,人类仍是‘小学生’。” 董治宝如是说。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的科学价值在于能够展现完整的科学故事,而这个“科学”是否准确,仍有待于进一步证实。随着申遗成功,科研团队蜂拥而来,巴丹吉林的神秘面纱将逐渐被揭开,科学价值将不断被挖掘。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杰出典范
苏敏吉林湖(又名庙海子,因其湖畔的巴丹吉林庙而闻名)。 对科学界来说,巴丹吉林有着极大的美学和科研价值,而对于生活在沙漠里的牧民而言,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千百年来,他们在这片沙漠里繁衍生息,赓续文明。这片看似贫瘠的沙漠,如一位伟大的母亲,倾尽所有养育着她的儿女。
翻越一座又一座沙山,只见一丛丛灌草分布于沙山间、迎风坡,倔强地生长着,成为这片沙漠里让人无法忽视的生机。在巴丹吉林,每一种植物都有它存在的价值。
生命力顽强的沙蓬,其种子沙米被称为沙漠中的“稻米”,困难时期,沙米作为口粮抚慰了无数饥肠辘辘的人们。时过境迁,沙米面条、沙米凉粉成为当地的特色美食,珍藏着人们对这片沙漠的依恋。黄蒿,不仅防风固沙,蒿籽还可使粗粮面食更加劲道可口,是许多人儿时的美味。如今,野生蒿籽每公斤收购价格达50元以上。有天然梭梭林的地方就会有肉苁蓉,有骆驼刺的地方就能挖出锁阳,湖泊边上可能有甘草……这是牧民的生存智慧,又何尝不是巴丹吉林的恩赐。
生活在沙漠里的牧民,也早已成为沙漠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自发自觉地守护着赖以生存的家园,为人类留下了这片纯净的、独一无二的自然珍宝。
出土的文物和遗址显示,巴丹吉林沙漠最早的人类活动轨迹可以追溯到大约3000—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古老的先民逐水草而居,四季轮牧、合理载畜,与沙漠和谐共生。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再困难,牧民都不会将鲜活的植物当柴烧,不会无节制地采挖。如今,遗产地内生活着50多户牧民,他们保持着传统生活方式,适度发展旅游业,不仅不会对自然产生破坏,还成了积极的生态守护者。乌兰塔塔拉嘎查是青羊的栖息地,当地牧民会专门将自家的草场留出一部分供野生青羊吃。看到垃圾随手捡起来,也是牧民的普遍习惯。
苏敏吉林湖。
阿拉善盟当地也作出了最大的努力。早在20多年前,遗产地就被纳入自然保护地,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管理。同时规范旅游线路,尽可能减少人为扰动,在沙漠外围实施防沙治沙工程,使遗产地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完整性。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高度凝练了中华民族延续至今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不仅成为申遗过程中的加分项,更赋予自然遗产更立体、生动的魅力,成为世界文明百花园中绚丽的存在。
努力与拼搏铸就的千年梦想
巴丹吉林沙漠新月形沙丘链。
随着申遗成功,这片历经千年孕育的自然珍宝被世界看见。而它走向世界的每一步,都充满艰辛和挑战。
其中,有两步最为关键,一是冲出中国,二是获得国际认可。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的世界遗产项目储量巨大。2017年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申遗工作启动时,全国有100多个项目正在排队申遗,按照当时世界遗产委员会一个国家一年只能申报一个项目的原则(2024年改为一国一年可以申报两项世界遗产),申遗之路漫漫。
然而仅过了不到一年,在2018年5月长白山举行的世界遗产保护与发展新机遇峰会上,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在备选项目中脱颖而出,以排位第一的成绩被确定为2020年中国唯一申报世界遗产的项目。至此,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冲出中国,拿到走向世界的“入场券”。
为何是巴丹吉林?“其重大的自然遗产价值当之无愧,完整规范的申报文本材料也起到决定性作用。”此次申遗技术咨询团队成员、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顾问刘强说。
申报文本是准确阐释遗产价值的重要载体,完整规范的申报文本材料必然基于扎实的科学研究。巴丹吉林有备而来——2017年启动申遗之时,董治宝教授已经对这片沙漠研究了有17年之久,他对沙山的形成、水源和沙山关系的研究,解决了基础科学问题,为申遗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入申遗团队后,他带领团队持续深入研究,回答了申报文本和国内外专家提出的诸多科学问题。
完整规范的申报文本材料还来自整个技术团队的全力以赴。7年里,技术团队多次深入沙漠实地调研,参加国内外专家审议会议10余次,检索全球800多篇学术论文,撰写及翻译材料20余万字,最终将分散的研究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科学故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20年除夕当天,申遗技术团队收到了来自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的审批文件。来不及庆祝,大年初二,团队成员杨子砚便作为代表独自赶赴法国巴黎,将申报文本材料递交给世界遗产中心,标志着申遗工作正式进入国际评估阶段。
相比于国内,国际的竞争更为激烈。幸运的是,2024年5月,在申遗正式成功的前两个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出具评估报告,推荐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直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意味着,巴丹吉林拿到了国际“通行证”;这一刻,所有的努力有了真切的回响。
记述着大自然嬗变的沧海桑田,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巴丹吉林,向世界走来!
世界遗产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不可替代的人类共同财富。
诺尔图湖。
保护好这个人类共同的财富,内蒙古自治区和阿拉善盟当地已经行动起来。“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办法已经起草完毕,正在进一步讨论研究中,遗产地总体规划和保护条例也即将启动编制。将来,遗产地将纳入更科学有序、法治化的保护轨道。”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阿右旗管理局局长梁宝荣说。
保护,并不是围起来不能发展,关键是要找出保护与发展的最佳契合点,让人民群众共建共享自然遗产保护成果。
“世界遗产,世界级的招牌,如何用好这个招牌,大有文章可做。”刘强说,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将在遗产地保护管理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合理性建议,向世界展示好自然遗产的同时,为地方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实现社会经济融合发展,让自然遗产绽放生生不息的活力与光彩。
终审:王佐政复审:赵 璟初审:王雪雯来源:内蒙古日报
本信息由:【新青年编辑部© 】编辑发布 引用请注明出处: https://www.newyouth.org.cn/shehuijilu/2024/12/24/archives/15345